午後,自台北返豐原,途經崇德路,遠遠見到一抺令人心醉的紫,急急喊老公停車。
這國小號稱台中最美的國小,幾次經過,都只是隔著窗子行注目禮,今天難得車子特別少,路旁停車格都空著,我怎能放棄這麼好的機會?
午後,自台北返豐原,途經崇德路,遠遠見到一抺令人心醉的紫,急急喊老公停車。
這國小號稱台中最美的國小,幾次經過,都只是隔著窗子行注目禮,今天難得車子特別少,路旁停車格都空著,我怎能放棄這麼好的機會?
年前至今,從卓蘭白布帆梅花,到軟鼻坑李花;從天元宮看櫻花,到台大賞流蘇、苦楝,我簡直眼花撩亂,忙得很,憂鬱症不見了,唯獨照像照到手抽筯,心裡被幸福愉悅塞得鼓鼓的,日子過得好不愜意。別說這種快樂是以前沒享受過,這些景緻也是前半生沒看過的,我忍不住絞盡腦汁思考:究竟是以前工作太忙?還是近年來植栽趨勢?怎麼從來沒發現台灣一年四季都有花可以瘋?
每次看到人云幾月雪,我總是笑而不語,不過就是白色的花嘛!有必要這麼文縐縐的玩文字遊戲?那日,我不經心的到台大散步,先經過獸醫系,幾株流蘇吸引了我的目光,在綠葉的襯托下,那花白得耀眼,趨前近看,茂密的花層層疊疊整個把枝頭覆蓋住了,我忍不住笑開了,井底之蛙自是開了眼界,原來這就叫做雪,毫不猶豫,我用相機為當下寫下記錄。
每年台大杜鵑花季,業餘愛好植物的朋友,總會假台大農場辦兩場賞花會,今年的展出時間訂於三月卅一日至四月一日,活動地點於台大農場農業教育推廣中心及洋菇館教室。
此次展出內容以室內植物為主,天南星科、龍舌蘭科、苦苣苔科、鳳梨科、秋海堂科等,活動舉辦型式以植物展及賞花會活動,結合主題講座型式,分享鑑賞之美及栽種的要訣。展示花卉中不乏由愛花人士自行培育的稀有品種,坊間鮮少得見,令人驚豔。
為了配合進實驗室的時段,兒子把課程濃縮成二天,於是,每個星期一、二就成了我和老頭遊山玩水的日子。
整理完家務約莫已晌午,走出家門,燦爛的陽光透過路樹灑落一地金黃,心中頓時雀躍起來,心血來潮,跳上捷運搭區間車往基隆去。
人,真的很矛盾,離家越近的美景卻往往越不在意,總是拚了命似的追逐著他人的腳步翻山越嶺尋幽訪勝,垂手可得的幸福就這麼棄之如敝屣。
在神岡工作了十餘年,與大雅比鄰而居,卻是到了台北才思及從未去看過翻飛的麥浪、向日葵仰天長嘯的盛況,好不容易天晴了,趁返家處理私事時,終於撥空在日頭偏西的時間,走訪了前一陣子人潮蜂擁而至的大雅。
身為台灣人,沒去天元宮賞櫻?就太對不起自己了。
台北的冬天,就是與濕冷畫上等號,於是,等天晴,等風停,等到天元宮花訊說花已開八成,怕因雨而早落,不知哪來的瘋勁,竟然就在這寒流過境,淡水最冷的一天,草螟仔拉著鷄公一起冒雨去賞櫻。
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,二二八四天連假,無視霪雨霏霏,數月不開,勇者無懼,直奔陽明山。
對於陽明山的印象一直停駐在學生時代,一羣口袋窘迫的同學,拿著學生票,浩浩蕩蕩徜徉在擎天崗的青青草地,與牛群共舞;再不就是上文化大學找昔日同窗,一起走在林蔭享杜鵑,入了社會後,忙著生計,反而再也沒回來過,只有在每年花季,從媒體上驚鴻一瞥,花鐘成了唯一還有的記憶。
中部的氣候最是宜人,連著幾天,我盡情的吸取大自然的香甜,全身的濕冷,全悄悄地被溫暖的陽光曬乾,從頭至腳就是無法言喻的舒暢。
幾位許久未見的退休老友,為了讓我亦能享受到他們曾有的快樂,吆喝一聲,大夥陪著我飆到卓蘭白布帆賞梅探櫻。在藍天的襯托下,梅花、李花白的耀眼,櫻花粉嫰的綻放。輕風拂過,乍然發現,原來梅花也是有香氣的,我忍不住一再深深的吸著氣。
雖然氣溫已冷到不行,家裡的空調還是沒閒著,每天得不定時開幾個小時除濕,否則赤腳踩上地毯,一股涼意直竄上身,忍不住猛打寒顫。
氣象局預測星期一、二氣溫回暖,星期三寒流過境,等了二天,回溫二度,只是仍不見藍天,眼見又要開始下雨了,即便沒陽光,我還是趕忙走到河濱公園,企圖把僵硬的一把老骨頭拉扯放鬆。
台北花卉展,從週六(12月10日)一直展到明年1月底在青年公園舉辦。今年主題取材自世界名著「幸福青鳥」,傳達幸福就在自己身邊的感覺。現場除了各種特色花卉造景展出,也重新整修青年公園花鐘,此外,為了讓更多人能欣賞到美麗的花卉造景,今年花展展區延伸到花博圓山園區、公館自來水園區,台北市12個行政區也配合花展,在健行公園等12處鄰里公園同步舉辦花展。
人是矛盾的動物,下雨天討厭濕漉漉的感覺,於是…足不出戶;好不容易等天晴了,耀眼的陽光把玩興曬乾了,於是…還是足不出戶,沒想到寒流過境,溫度下探十三度,我的心反而活了過來,趁著大家都躲在家裡時,我直接衝到自來水博物館,搶在下午四時半持星光票入場,只為一睹上星期六方點燈的全台最高聖誕樹的盛況。
一早起床,窗外天陰的很,想著昨日氣象報導今天台北下探十七度,莫名的打了個冷顫,情緒也跟著寒流過境。
近晌午,雲隙間露出了絲絲陽光,心情為之大好,顧不得一身疼痛,喝了杯原味ucc提神,馬不停蹄跳上捷運,往圓山出發。
士林官邸菊展是園藝試驗所於40年代開始舉辦,在當時由主要公私立機關學校及松山菸廠、土地銀行、石門水庫管理局等栽培,主要於10月31日恭祝 蔣公華誕所陳列展示用,後於2002年秋季首度恢復,成為是台灣地區規模最大的菊展,舉辦迄今已八年的歷史,讓許多年長者心中的回憶被喚醒,也獲得參觀民眾的熱烈迴響。